曼联老板拉特克利夫近日在接受The Athletic专访时,对俱乐部青训体系提出尖锐批评,直言“曼联青训学院确实在走下坡路”。这位亿万富翁强调,培养本土球员不仅是俱乐部的传统根基,更是改善财政状况的重要途径。
拉特克利夫指出,尽管曼联保持着自1937年以来每场正式比赛大名单必有青训球员的骄人纪录,但现状令人堪忧。他认为,一个运转良好的青训体系能够持续输送人才,这既能满足英超联赛对本土球员数量的硬性要求,又能通过球员交易为俱乐部创造可观收入。
然而现实情况与理想相去甚远。据悉,曼联耗资5000万英镑翻修的卡灵顿训练基地竟未规划U21和U18梯队的专属区域,导致年轻球员只能被安置在球员停车场的临时建筑内。在通过出售青训球员创收方面,曼联已被同城对手曼城及利物浦等俱乐部甩在身后。
更令人担忧的是,俱乐部正面临青训人才的大规模流失。深受敬重的青训总监尼克-考克斯已被埃弗顿挖角,其在任期间曾向一线队输送了35名球员。与此同时,青训招募主管卢克-费多连科也确认将转投经纪公司。值得关注的是,被视为青训最新成功案例的加纳乔,今夏已被以40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至切尔西。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青训体系问题重重,曼联年轻球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却可圈可点。U21和U18梯队本赛季在合计12场比赛中豪取11胜,目前高居各自联赛榜首位置。这种场上成绩与场下支持之间的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拉特克利夫所指出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