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对中国篮球名人堂评选规则的看法,引发广泛讨论。他认为现行规则中"每位个体只能以一种身份入选一次"的规定值得商榷。
付政浩指出,这一规则在2025年名人堂评选中就面临现实挑战。两位候选人王非和展淑萍都是典型的"打而优则教"代表,无论是球员时期还是执教生涯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展淑萍此次以女篮杰出球员身份参评,而王非则以杰出教练员身份入围。
"中国篮坛有着明星球员转型名帅的优良传统,"付政浩分析道,"从钱澄海、杨伯镛到宫鲁鸣,从王非、李春江到阿的江、杜锋,这些名宿在不同阶段都为中国篮球作出突出贡献。"他以姚明为例,认为未来姚明不仅能够以球员身份入选,其担任俱乐部老板和篮协主席期间的贡献也值得以特殊贡献者身份再次获得认可。
对比国际经验,付政浩提到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允许同一人以不同身份多次入选的案例。杰里-韦斯特曾三度入选,比尔-拉塞尔也分别以球员和教练身份两度获此殊荣。"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候选人资源相对有限,允许重复入选既能彰显名宿们的全面贡献,也能提升评选的含金量。"
对于公平性担忧,他建议可通过拉长不同身份入选的时间间隔来解决,比如相隔十余年。同时借鉴国际做法,将评选周期从一年一评逐步调整为两到三年一次,并扩大特殊贡献者的评选范围。
付政浩特别提到,那些长期投资CBA俱乐部、推动地方篮球发展的投资人,如广东宏远创始人陈林、辽宁盼盼老板韩召善等,未来也应获得以特殊贡献者身份参评的机会。首届名人堂采取的"特别致敬"方式为后续评选提供了有益参考。